经济大省是全国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这些省份的表现直接关系全国经济大局。
截至4月23日,去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的11个经济大省,均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
从这11份“季考”成绩单来看,8个经济大省的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4%),9个经济大省的GDP增速达到或超过年度预定目标,表明经济大省今年总体开局良好,挑起了全国经济的“大梁”。
11个经济大省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和安徽(按GDP总量由高到低排序)。2024年,这11省份的经济总量合计约占到全国的六成。
经济增速普遍超预期
年初前后,各地设定了今年GDP增速目标。11个经济大省中,最高的湖北为预计增长6%左右;其次是四川、安徽5.5%以上;浙江、河南和湖南为5.5%左右;福建为5%~5.5%,根据实际情况争取更好的结果;江苏、山东为5%以上;广东、上海为5%左右。
从一季度答卷来看,仅广东省的经济增速明显低于预定目标,湖南省(5.4%)基本达到预定目标,其他9省份均达到或超过了预定目标。
2025年一季度经济大省GDP情况(第一财经制图)
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5.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下同)增长4.1%。这一增速虽然低于年度预定目标,但比去年全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广东经济体量巨大,4.1%的增速亦属可贵。
广东经济深受房地产下行拖累,同时,消费活力也有待进一步激发。一季度,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2%,连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增速比1—2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2.14万亿元,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
值得肯定的是,广东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正收到成效,新动能产业增势迅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3%,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9.9%、83.5%、31.3%、10.8%。
江苏实现GDP33088.6亿元,同比增长5.9%,超出全国水平0.5个百分点。一季度,江苏的多项指标都在提速。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去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6.1亿元,同比增长5.6%,比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进出口1.36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049.9亿元,增长9.6%。
山东、浙江、湖北、安徽是经济大省中GDP增速在6.0%以上(含)的省份,增速分别达6.0%、6.0%、6.3%、6.2%。
湖北省是一季度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大省。期间,拉动湖北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快速前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6%,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7.19亿元,增长7.3%,比上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743.1亿元,增长16.6%,其中出口1246.2亿元,增长22.4%;进口496.9亿元,增长4.2%。
此外,河南、福建、四川也取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一季度GDP增速分别为5.9%、5.7%和5.5%。上海GDP增长5.1%,也超出年初预定目标。
GDP10强座次稳中有变
从一季度GDP排序来看,10强省份总体格局稳定,排序与去年全年GDP排序相同。跟去年同期相比,变化在于:上海从全国第11位升至第9位;湖南、安徽被从第9、10位挤到第10、11位;四川、河南两省互换位次,四川升至第5位,河南掉到第6位。
一季度,上海实现GDP12735.06亿元,增长5.1%。这一增速,较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均高出0.1个百分点。较为突出的亮点有三: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增长7.2%,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6%,超过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上海经济基本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增幅比上年全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1%。
事实上,四川在2024年的年度经济总量排名中已“战胜”河南,从而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第五。但去年前三季度,四川均落后于河南,直到四季度才扭转局面。今年一季度,四川没再“给河南机会”,GDP总量超过后者301.34亿元。
四川和河南省情相似,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工业大省,还是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今年一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15246.92亿元,增长5.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此外,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5%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取得4.0%的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3.4亿元,同比增长5.2%。
但四川并非高枕无忧,河南的增长态势亦不可小觑。一季度,河南实现GDP14945.58亿元,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高于四川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高于四川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0.54亿元,增长7.0%,比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高于四川1.8个百分点。
一季度GDP增量最高的经济大省为浙江,增加了2163亿元。这使得它与山东的差距缩小至116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49亿元。
江苏是经济大省中一季度GDP增量第二高的省份,增加了2068.2亿元。粤苏之间的差距比去年同期减少53.35亿元,至436.91亿元,差额相当于广东GDP的1.3%左右。这也使得“江苏挑战经济第一省”的话题再起波澜。
一季度,江苏GDP实际增速比广东快1.5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也都比广东快。这是否意味着江苏将很快取代广东,成为新的“中国经济第一省”?对此,一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对记者分析,定义“经济第一省”不仅要看GDP数量,还要看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目前来看,广东的影响力还是要强于江苏,是当之无愧的“经济第一省”。
2024年,广东除了拿下全国GDP总量第一外,还有多项重要指标领先江苏。例如,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是江苏的1.62倍、1.35倍、3.63倍;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拥有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常住人口数量分别是江苏的1.44倍、2.16倍、1.5倍。
除了江苏与广东、河南与四川之间存在GDP“位次之争”,福建与湖北、湖南与上海之间亦差距不大。前述专家认为,经济大省之间的良性竞争,诠释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