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买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李斌的认错仪式”——曾经引以为傲的换电模式“护城河”,如今不得不在烧钱的压力下售出。
这究竟是孤注一掷的无奈选择,还是壮士断腕的明智之举?
1. 蔚来换电站或卖宁德时代
今年3月17日,蔚来与宁德时代宣布联姻。
双方计划进行“双网并行”的换电合作,宁德时代投资25亿元拿到蔚来能源25%的股权,蔚来的萤火虫品牌也将接入宁德巧克力换电方案。
蔚来能源,正式是蔚来汽车旗下换电业务子公司。但根据最新的爆料,一切只是个开始,这个事情还有后续。
根据路透社报道,在官宣合作之后,双方又在进一步洽谈,蔚来或将蔚来能源卖给宁德时代。
根据爆料,宁德时代有望拿下蔚来能源的“控股权”,即获得超过51%的股份。
这意味着,蔚来正在考虑将旗下3000多座换电站,出售给宁德时代。
对此,蔚来回应称:“正在与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投资者,共同推进电池换电站的共建。”宁德时代仅表示:目前没有更多公开信息。”
显然,双方都没有直接否认,这基本坐实了该爆料。消息传出后,蔚来和宁德时代股价一度均大涨,说明资本市场看好这笔交易。
2. 千亿巨亏背后的换电困局
蔚来为何考虑出售换电站?这个曾让蔚来引以为傲的“护城河”,如今却仿佛变成吞噬资金的无底洞。
据悉,蔚来第一代换电站,单座投建成本就高达300万元。即便经过技术迭代,但如今单座换电站投建成本,依旧在一两百万之间。
粗略估算,蔚来3000多座换电站,仅建设成本就高达五六十亿元。
更可怕的是,换电站的“吸血”是长期且持续的。电费、租金、维护费用如潮水般涌来,换电业务迟迟无法实现盈利。
在换电站基建和运营账单、超高研发投入、交学费浪费等因素的影响下,蔚来常年巨额亏损,烧钱不止。
蔚来港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233.3亿、114.1亿、56.11亿、105.7亿、145.6亿、211.5亿、226.6亿。
简单核算可知,蔚来上市以来的七年时间里,归母净利润合计巨亏1092.91亿。除了已经爆雷倒下的恒大汽车之外,蔚来堪称最能烧钱的造车新势力了。
3. 李斌这次终于低头认错?
在新能源汽车的江湖里,李斌曾是那个仗剑独行的侠客。
自建换电站、独创 BaaS 模式、打造用户社区生态、投建豪华牛屋……每一步都带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然而,特斯拉用超充网络构建护城河,蔚来却因换电站陷入困局。考虑将换电站卖给宁德时代,与其说是李斌的妥协和认错,不如说是残酷现实的“逼宫”。
七年累计亏损超千亿的现实,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蔚来头顶,李斌不能不警醒。
换电站交易的背后,是李斌的清醒和无奈:当护城河变成包袱,与其溺死其中,不如放手一搏。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只有留在牌桌上,才有资格谈未来。
在新能源汽车的马拉松赛场上,蔚来的“断臂求生”,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换电站的出售,并不一定就是理想主义的溃败,也许是现实主义的觉醒。
当重资产模式成为前行的枷锁,当“烧钱换市场”的造车逻辑遭遇资金链寒流,必须适时断舍离,才能轻装上阵。
当然,卖掉换电站,并非意味着蔚来核心竞争力的崩塌。
蔚来用七年时间,通过3000多座换电站,扛起了换电模式的大旗,甚至推动工信部着手制定换电接口统一标准。
这种“0到 1”的开拓,已经成为蔚来的品牌财富。即便换电站控制权易主,蔚来依旧是业内换电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而且,宁德时代最有能力推动换电站从“1到N”。当换电从“蔚来专属”变为“行业标配”,蔚来就能尽享换电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