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在联合国督促胡塞武装红海水域航道安全】
日前,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会议上发声,明确向胡塞武装提出两个要求:第一,尊重各国商船在红海水域的正当航行权利;第二,立即停止针对商业船只的袭击行为。
耿爽此番发言是在胡塞武装连续袭击了两艘商船的背景下做出的。
本月6日,一艘名为“魔法海洋号”的散货船,在红海海域航行时遭到胡塞武装导弹袭击。这艘船虽然挂着利比里亚的旗,但背后运营方其实是一家希腊公司。幸运的是,船员成功弃船获救,被一艘路过的商船接走,送往吉布提。
紧接着7日晚上,另一艘名为“永恒C号”的商船,在夜间遭胡塞武装无人机和快艇的联合打击。路透社称,这艘船上载有21名菲律宾海员、一名俄罗斯海员和四名护卫,其中有至少四人在这次袭击中身亡。这是去年6月之后,又一次有海员在红海袭击中死亡。
一个疑问摆在眼前:胡塞武装为啥突然又“猛”了起来?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加沙战事久拖不决,美英不断支援以军,而胡塞作为伊朗支持下的“反美阵营”前线,自然不会放过向西方施压的机会。红海航线,就是他们手里最有用的一张牌。通过袭击西方商船,胡塞可以打乱国际航运,抬高自身在中东局势中的“存在感”和筹码。
因此自从红海航线被封锁之后,西方船只不断被袭击,相比之下,中国船只则安全得多。而这显然不是偶然事件。
【不少外国商船悬挂中国国旗保平安】
要知道胡塞武装虽然一直被冠以“野蛮”“落后”的头衔,但他们在关键问题上是十分拎得清的,尤其是在与中国有关的事情上,他们对中国的立场很清楚:不站队、不偏袒、但始终主张和平与对话
在中东冲突爆发多年,地区局势越发复杂化的过程中,中国一向坚持“不干涉内政、支持联合国调解”的中立原则。从不插手代理人战争,也不向中东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这让胡塞武装对中国保持一种“既敬且畏”的态度。
不仅如此,中国的中立,是有实力支撑的克制。作为能与美国叫板的全球性大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是“老好人”,而是“有底线、有分寸、有分量”的行动派。
所以,胡塞武装即便再激进,也不敢轻易惹中国。正因如此,途经红海航线的商船都找到了“保命诀窍”,越来越多的商船索性挂上了五星红旗,哪怕它们根本不是中国籍。
根据海事监测部门数据,在过去三个月里,途经该海域的商船中,悬挂中国旗帜的船只比例暴涨了400%。
中国能为过路无辜船只提供保护,我们自然是高兴的,但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加入“中国”队伍,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一旦这些“假红旗船”被袭,中国真商船也可能被误伤。
【胡塞武装不敢轻易动中国船只】
在这种“真假难辨”的背景下,耿爽在联合国发出强硬信号,不只是在为被袭击的无辜船只发声“讨说法”,更是在为中国船只未来可能面对的更大危机“打前站”,换句话说,是为所有走在红海航道上的中国利益打“预防针”。
一方面这是在对胡塞发出警告:别把火烧到中国头上。你可以有政治目标,但别碰到中方的红线——那就是商业航运的安全,特别是中国船只的安全。同时也是在提醒其他国家:靠中国“蹭保护伞”不是长久之计。你自己不调整政策立场,还想靠挂中国国旗躲风险?中方不会永远为此买单。
另外,耿爽此举也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局势升级预留外交空间。一旦真有中国船只被误炸,中方可以理直气壮“打表态”,甚至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而不至于手忙脚乱。
红海航线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每年有超过10%的世界贸易都要经过这里,说它是全球贸易的“命脉”一点儿也不过分,如果这条航线处于持续动荡的状态之中,全球产业链也必将会受到极大影响。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显然不能置身事外。
从这个角度来讲,耿爽此次在联合国上的公开发声以及对胡塞武装提出的两个要求,既是对红海局势的“敲警钟”,也是中国在中东乱局中再次亮明立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更不允许事端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利益。
中方立场一贯清晰:我们不想当麻烦制造者,但也绝不会做被动的牺牲者。红海的这把火,烧不到中国头上。但中国,也绝不会让它烧得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