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东哥砸钱造势,一部分砸进补贴,一部分砸给自己。这场舆论战走到现在,从第一阶段暗戳戳地阴阳怪气,到第二阶段上升至官号直接对喷,公众的注意力仿佛已经不是谁家外卖做得更好,而是谁才是老百姓真正的“兄弟”。

东哥砸钱造势,一部分砸进补贴,一部分砸给自己。

这场舆论战走到现在,从第一阶段暗戳戳地阴阳怪气,到第二阶段上升至官号直接对喷,公众的注意力仿佛已经不是谁家外卖做得更好,而是谁才是老百姓真正的“兄弟”。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外卖战2.0

周一早上,京东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给外卖骑手兄弟的公开信。

虽然是“致骑手”,但这封公开信至少一半篇幅都在对“某平台”进行谴责。通篇没有提及美团,但其实就差报美团身份证了。抛开对错,这种内涵式攻击确实让京东规避了一些商业诋毁的法律风险。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古代打仗时,双方交手之前,都会先来篇檄文,细数对方种种罪证,以此表示自己如何正义之师,这就叫“师出有名”,最后还得劝降对方早点放下武器。

一篇“优秀”的檄文,除了要鼓舞己方士气,最好还要煽动社会舆论,网罗天下英雄,一道来讨伐对面,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展开全文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京东在其檄文开头,先是直接表示“某平台”强制骑手“二选一”,虽然该谣言早在两天前就已经被美团官方辟谣,当市场满心期待京东能拿出多实锤的证据,让美团再罚个30亿时,京东唯一的论据是:“虽然有人明说不会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一定会暗暗做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A说我没有偷东西,B说你就是偷了。一句话,美团直接从嫌疑人变被告人了。

一般来说,我们从商业角度谈外卖行业,看的是履约、成本、体验。京东选择将矛头指向骑手社保、平台抽成、食品安全等社会敏感议题,如指责美团“十几年不给骑手交社保”、“压榨餐饮行业千亿利润”等等——直接将企业竞争上升成“道德审判”,利用公众对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的普遍关注,将美团置于“剥削者”的舆论洼地。

但单出心理战远远不够,仅靠东哥“下凡”送个外卖,请骑手吃个火锅就想让消费者放弃美团,转向京东是很难的,大家乐于看他俩打架,归根结底是因为,京东的补贴确实猛。

满11-10,满8-7,原价20元的奶茶现在10元就能喝到,最低4元能喝杯咖啡,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没有比真金白银省钱更诱人的条件了,平台打架让自己得以薅上大羊毛,何乐而不为?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这几年,大家都在吐槽社会太卷、市场太卷,但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何尝不是“卷”下来的受益者。

而靠着这种实打实的补贴辅以高高举起的社会责任大旗,京东也得以转移消费者注意力,暂时掩盖自身在配送时效和运力密度上的劣势。

系统崩溃、外卖超时,东哥再砸钱

用钱造势的效果十分显著。

但现阶段的京东显然还无法承载较大的瞬时流量。4月22日中午,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京东外卖崩了”,微博话题阅读量将近一亿。

网友表示,下单后一小时还没有商家接单,打电话过去才知道商家压根没有接收到订单,同时骑手配送速度等问题也多有诟病。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4月22日下午,京东外卖发文致歉,表示因中午高峰期外卖下单量暴增,导致系统出现短暂故障。对宕机期间所有下单用户,额外发放一张10元无门槛优惠券,同时京东还承诺,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京东全部免单。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值得注意的是,4月16日,京东也曾因为瞬时流量过大导致系统出现20分钟异常。当时同样是以发放15-10的优惠券进行补偿。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目前京东外卖页面几乎所有商家,都已经带上了“超时20分钟免单”的标签。但如何定义超时又成为新问题。张川发现,他于22日下午4点30分左右购买了家对面一家咖啡店的咖啡,商家4点37分就已经做好,但直到5点,才有骑手接单,本来显示预计5点11分送达,也变成了5点30分。

最后,张川于5点35分拿到了咖啡。而同家店,美团显示的配送时间为35分钟。

在此前京东外卖尚未起量时,靠着达达还能适配当时的单量,但随着价格战起势,京东如今的运力显然已经无法匹配单量的暴涨。

投资人戴莫demo透露,目前京东全国范围内接单过外卖订单的骑手约有9万人。这些骑手中,有一部分是通过京东从3月份开始的骑手基地计划吸引来的。例如,原本是京东众包骑手或从事同城零售即时配送业务的骑手,在完成第一单外卖订单后可获得20元的首单激励。3 月下旬又推出了前三单每单 20 元的持续激励。这些激励措施吸引了大量骑手参与,但其中不少人只是为了获取激励,并非专职骑手。

其中专职骑手的比例约占 15%,即约 1.3 万人。其中符合缴纳五险一金标准的约为 3000- 3500 人。

而据美团数据,2023年,美团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的稳定骑手,就有约82万人,占比仅11%,这意味着,美团的骑手数量在2年前就已经将近800万。

虽然京东表示二季度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但仍比不上美团的零头,骑手成本一直是外卖平台最大成本项,如果从京东目前的量级来谈缴纳五险一金,其实并不客观。

美团怎么就被京东“审判”了?

图源:交银国际

据《财经》援引多位骑手消息称,现阶段京东的单子的单价比美团高,但“京东更难跑”,这是因为京东对于取餐和配送时间的设置更严格,骑手表示:“15分钟内必须取到餐,取完餐有时候只剩几分钟时间配送”。超时会面临罚款,罚款几乎是单价的一半。

事实上,市场给京东的反应时间不可能有3个月这么多,现阶段京东的骑手多以众包骑手为主,京东现在还能靠给骑手的高单价让骑手多跑点京东外卖的单,但如果短期内其运力仍无法得到显著提升,那京东的道歉声明应该还得再发一次。

而到时候,消费者还能因为优惠券再“原谅”它一次吗?

京东还能赢多久?

京东到底在百亿补贴上砸了多少钱,这或许是近段时间消费者最好奇的事情了。

这种完全以“低于价值的价格”的补贴形式就是一场豪赌。能在半个多月时间里将日订单量拔高4倍多,靠的就是真金白银。

一杯库迪的经典拿铁,门店自取9.9元,京东的补贴价6.8元,外加1元的打包费,也就7.8元,比美团便宜了6元。

在消费者已经对美团、饿了么形成固有认知的背景下,想要撼动这个长达近10年的二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必须付出巨大代价。

不可否认,大额补贴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帮助京东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是在不考虑盈利的情况下。

有商家告诉PConline,目前京东针对消费者的补贴由商家和京东共同承担,但商家只补小部分,京东补大头。这种模式和美团类似,某连锁咖啡品牌负责人向PConline透露,美团的补贴里,美团和普通商家的承担比例一般为3:7,如果是连锁门店,最多能申请到5:5。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京东对服务商的激励方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签约门店激励改为有效活跃门店激励,同时对门店订单数和评分有明确要求。

上述京东商家也表示,京东目前的补贴是能接受的,现阶段他们也在提高京东的销量。

互联网大厂们打了十几年,价格战大家都打过,但打赢的少之又少,如果倾尽全力去补贴,最后只得到阶段性的业务数据增长,那作用其实不大。

价格战,抖音也打过。当时抖音意图瓜分本地生活市场时,也曾通过0佣金政策引入商家进入新渠道。但代价不小,在长时间亏损后,如今抖音团购早已声量渐歇,大额补贴带来的阶段性流量更像一种“虚假繁荣”,难以长期维持,用户心智也绝对不是几个月就能完全改变的。

许冉曾强调京东对于百亿补贴计划的决心,表示预计在一年内会坚定投入100亿元。但当消费者尝到11-10的甜头后,后续补贴以任何形式减少,都极容易造成口碑反噬。

一旦停止补贴或减少力度,京东又该如何留下用户?毕竟大部分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不是当东哥的兄弟,而是补贴能补多久。

“好自为之”、“回头是岸”——京东将自身塑造成“劳动者权益的捍卫者”,指责友商。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市场似乎并不买账,随着舆论战的升级,22日,美团京东双双大跌。截至收盘,京东跌6.32%,美团跌4.6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cvt.cn/2490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