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图片来源:白宫官网)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再次出现反转,未来一个月内,美国将单独对半导体、手机、电脑等启动关税措施。
美国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部分电子产品将单独征收关税,芯片产品也可能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征收关税。
“我们需要半导体,需要芯片,需要平板电脑。我们需要这些东西在美国制造。我们不能依赖东南亚来提供所有为我们运行的东西。”卢特尼克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豁免了对这些产品的“对等关税”,但会出台“半导体关税”,然后在一两个月内推出。卢特尼克未提到具体关税税率会是多少。
早前4月11日,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低调修改税则,豁免了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内存芯片及一些半导体制造设备在内的约20种产品的进口税率,不受早前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且未指定国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于周一(当地时间14日)公布美国政府对芯片领域关税的详细信息。“我周一会给你们答案,我们会非常具体。我们将收到很多钱。”
这意味着,苹果、英特尔、AMD、高通、美光等美国科技企业对华销售的消费电子产品,依然将面临美国政府高额关税冲击。
“我们还是不能低估‘关税战’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4月11日表示,关税措施将导致2025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增速“腰斩”,增长或低于10%。短期看是冲击,但长期利好国产化发展,因此企业需“趋利避害化危为机”。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月13日表示,以一纸行政令出台所谓“对等关税”,不仅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也是对国家间互补合作和供需关系的无视。“对等关税”自4月2日推出以来,不仅没有解决美自身任何问题,反而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消费,损人不利己。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有句古话,“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方敦促美方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在纠错方面迈出一大步,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道路上来。
中美关税“脱钩”在即:股价跌跌不休,市场恐慌加剧
最近几天,关税政策的变化,让“果链”(苹果供应链)以及资本市场迎来剧烈波动。
美东时间4月9日下午,特朗普宣布,暂缓征收高额的对等关税,在接下来90天内,只征收相同的10%“基准关税”。但对中国的104%的关税不仅没取消,还加码到125%,累加此前20%关税,实际累加已达145%。
由于暂缓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该消息一出,美国股市快速拉升,纳斯达克指数大涨12%,创下历史上单日第二大涨幅。此前,不仅股市连日下跌,债市也快速下行,这为美国政府的发债带来阻碍。
实际上,特朗普上周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引发了华尔街自2020年疫情以来最剧烈的波动。标准普尔500指数自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以来已下跌逾10%,接近熊市。
剧情还未结束,中国继续“奉陪”——中方宣布,自4月12日起对美商品税率由84%提高至125%,与美国这一轮加征的税率齐平。同时公告中还补充称,“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几个回合近乎疯狂地加码和报复之后,突然间,这场贸易战变回人们多年来熟悉的样子:美国对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的互征关税,现在已经变得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双边大部分的贸易早已被切断。这种你来我往地加税,已经更像是一种象征意义。
不过,美国不断对华拉高所谓“对等关税”,让市场担忧苹果手机的价格将会飙升。4月4日起,苹果公司股价接连遭遇下跌。截至4月8日收盘,苹果的市值蒸发了超过7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6万亿元)。消息一度引发了美国当地iPhone的抢购潮。
4月11日,CBP悄然更新税则,表示对包含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相关等类别商品的进口税率,将不受“对等关税”影响。
该税则文件还显示,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签署的备忘录《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命令(经修订)例外条款的澄清说明》,对归入《美国统一关税表》(HTSUS)下述税目项下的所有产品,免除 14257 号行政命令之下的“对等关税”。同时,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据悉,豁免关税编码8517.13.00、8471、8517.62.00覆盖苹果在中国境内生产的IPhone、Mac/iPad/Vision Pro以及Watch等,基本解决了对美出口问题,叠加在越南和印度的海外产能布局,苹果所有产品能最大限度规避关税。
“在第14257号行政命令中,我指出,根据该命令,某些货物不受从价税率的约束。这些例外产品之一是“半导体”。与第14257号行政命令相关的后续命令——即2025年4月8日第 14259 号行政命令(适用于从中国进口的低价值关税和更新关税的修正案)和2025年4月9日行政命令(修改对关税税率以反映贸易伙伴的报复和结盟),(后续命令)——纳入第14257号行政命令中的例外情况, 包括‘半导体’。”文件中表示。
而关税政策的起伏变化,让消费电子从业者的心情大起大落,市场恐慌加剧。
过去一周,科技公司经历了“高税临头”的惊魂时刻——苹果紧急包机从印度空运150万部、重达600吨的手机回美国,任天堂推迟了Switch 2在美国的新品上线,戴尔、微软和联想纷纷督促供应商尽快发货到美国,尤其是3000美元以上的高端产品“能发多少就多少”,三星考虑到涨价影响已经向部分供应商砍单。
不仅是果链,芯片半导体产业也面临“对等关税”政策冲击。过去一个月内,英伟达股价下跌4.02%,英飞凌股价下挫25.91%,意法半导体股价累跌20.47%,都反映出市场对关税的担忧。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另外,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集成电路原产地的技术判定标准,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供了操作指引。对于采用 “设计在境内、流片在境外” 模式的企业,需特别注意流片地的合规申报,避免因原产地认定争议导致成本增加。
李珂进一步解释称,原来英特尔CPU芯片的70%制造都在美国,然后再到马来西亚、成都去封装,之前认定是马来西亚,但现在认定规则变了以后,这些都是美国原产地,都将征收84%-104%的高关税。对于国内来说,目前需要寻找替代美国本土生产的ADI、美光芯片产品,但CPU真的很难替代。此外,新的认定规则对于整机影响巨大,尤其对于苹果产能、半导体市场采购等。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Gerard DiPippo评论称,美国宣布关税豁免,主要是为了降低对中国一些关键商品的“进口崩溃风险”,减轻对美国科技公司和消费者的影响,不过,“这并不是转向,而是一次战术性喘息。”
DiPippo统计,豁免清单涵盖近39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其中超过1010亿美元产品来自中国。这是特朗普关税施压策略上的一次实质性退让。
但如今,特朗普已经明确表态,对于手机、芯片等产品将单独征收关税。特朗普发文称,这些电子产品“只是被转移到了另一个关税‘桶’。在即将启动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
“其他国家对我们设置的不公平贸易平衡和非货币性关税壁垒,无人能‘逃脱责任’,尤其是中国,它对我们的态度迄今为止最为恶劣!周五并没有宣布任何关税‘例外’。这些产品仍需缴纳现有的20%芬太尼关税,只是被转移到了另一个关税类别。在即将展开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美国的黄金时代,包括即将实施的减税和监管削减措施,其中很大一部分刚刚获得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批准,将意味着更多、更高薪的就业岗位,在美国生产产品,并像对待我们一样对待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最终,我们的国家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更加美好。我们将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称。
显然,美国政府依然将对芯片、手机加征高额关税,有可能会高于目前的20%暂缓水平。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在中国供应链的美国iPhone机型生产线已经停止。在特朗普政府难以预测的关税政策下,除了与白宫进行豁免谈判之外,苹果的最佳选择是在印度建立足够的iPhone生产线,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
根据市场流传鸿海集团的一份内部分析文件中确认,美国可豁免原4月10日起美国对中国征收的125%对等关税,在此次关税豁免政策影响下,公司在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对美出口的综合关税税率分别为20%和27.5%,均在可控范围内,但是蓝牙音箱、无线耳机、智能音响、电视机、游戏机等消费类产品并不在豁免范围内,对美出口的综合税率分别高达152.5%、170%、145%、156.4%和145%,尤其是鸿海等生产的Switch、AirPods都将征收高额关税。
相比之下,由于美国已经暂停对很多国家的加征关税,这也使得鸿海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原产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对美出口仍是0关税,其他消费类产品对美出口的关税税率也大多仅有10%-13.9%,不过墨西哥对美出口这类产品均为0关税。
美国投行杰富瑞集团在一份给客户的信里写道,关税带来的任何中断和不确定性都可能打压传统芯片的需求,从4月份开始,预计半导体需求和销售将以比此前预期更快的速度放缓,所以分析师决定下调英飞凌2025财年的业绩预期,对意法半导体、奥地利微电子(AMS)的业绩前景更是持“高度谨慎”的态度。
卢特尼克表示,就关税问题,美国和中国之间已通过第三方或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了沟通。他表示,充分相信,这一问题能以对美国来说积极、深思熟虑且有效地方式解决。
对华加征高关税后,美国约1000亿美元产品价格翻倍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自美国的产品总额约为1636.24亿美元(约合1.16万亿元),占中国全年进口总额的6.2%。
其中,去年中国半导体产品从美国进口总金额合计1230.4亿元,占中国从美国进口全部产品总金额的10.6%,占中国半导体产品总进口额(3.27万亿元)的3.76%,关税影响较小。
不过,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对美实施高关税影响深远,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在美国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美国86%的游戏机(60亿美元),79%的PC显示器(50亿美元),73%的智能手机(410亿美元),70%的锂离子电池(160亿美元)和66%的笔记本电脑(320亿美元),都要依赖中国进口。
如果不从中国采购,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基本很难找到替代品。有机构推算,如果特朗普对中国征收125%关税的行政命令继续有效,约1000亿美元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不少华尔街分析师指出,在美国制造许多电子产品的成本将使其价格飙涨数千美元,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建立完整产线和配套。
郭明錤指出,所以从春节后,苹果公司就开始为美国市场囤货。
特朗普日前称,“芯片关税”将很快开始实施关税。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曾威胁要对先进芯片征收25%、50%甚至是100%的关税,但台积电承诺在美投资1000亿美元之后,此事暂时搁浅。高盛的一份研报表示,短期内对台积电对美国出口、亚洲供应链和美国市场敏感性的高度担忧,超过了对台积电行业领导地位和AI和技术需求的长期积极看法。
卢特尼克表示,特朗普将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对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实施“特别重点关税”,同时还将对半导体和药品征收行业关税。他表示,这些新关税将不属于特朗普所谓的互惠关税范围。根据互惠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上周已攀升至125%。
“他说,这些产品不受互惠关税的约束,但它们被包含在半导体关税中,而半导体关税大概会在一两个月后出台,”卢特尼克预测,这些关税将迫使这些产品的生产转移到美国。“这些东西关乎国家安全,必须在美国制造。”
分析认为,由于对外国制造业依赖的担忧,美国政府正在对电子产品供应链的关税进行规划,重点是芯片半导体,如英特尔、高通可能会受到冲击。此外,作为关键供应链一部分,苹果和戴尔等科技公司也可能受到影响。
针对美国高关税措施,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于燮康表示,2016年开始,美国逐步加速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方面出口限制,从特朗普政府的全面打压,到前一任拜登政府的精准遏制,再到特朗普重新执政,开始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全方位打压。短期内,美国制裁势必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壁垒和研发方面造成重大压力,使得中国先进制程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美国脱钩断链和制裁肯定是个坏事,但另一方面,这一措施将加速中国半导体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链的重构,加速国产化步伐,尤其以创新应用为驱动的中国半导体产业,一定能够冲破各种阻力,取得快速发展。我意识到,假如说10年以前美国对中国芯片(我们)制裁,真的有可能被打趴下,但如今,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已经齐全,美国的制裁会使得中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于燮康称。
特朗普的大金主之一,亿万富翁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表示,如果特朗普暂停对中国的关税90天,并将其暂时降至10%,那么“他将实现同样的目标,美国企业将中国转移出供应链,而不会造成中断和风险”。
如今,特朗普按下了关税战的“核按钮”,其发动的贸易战有可能使美国丧失经济主导地位。同时,特朗普最新关税行动宣告全球化时代的落幕。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 (Ray Dalio)表示,他担心美国会因关税而陷入衰退,甚至更糟的情况。
“目前我们正处于决策时刻,经济衰退已经非常接近。如果处理不好,我担心会出现比经济衰退更糟糕的情况。”达利欧称。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