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杀入苏梅州,普京打出春季攻势
据环球网报道,俄媒称,俄军将发起“春季攻势”。
俄媒预测,打击方向主要击中在乌克兰三州,即苏梅州、哈尔科夫州、扎波罗热州。
而对哈尔科夫和苏梅发起的攻势将形成一个“缓冲区”,来保护俄边境。
随后,俄罗斯军队就在苏梅州方向有了突破,就像一把尖刀插进了乌克兰的防御体系。
根据环球网最新消息,俄军攻入了苏梅州,不仅夺去了多个村庄了,还攻占了具有战略价值的巴西夫卡镇,更撕开了乌军引以为傲的边境防线。
至此,俄乌局势又发生了新一阶段的转变。
苏梅州巴西夫卡镇这个人口不过数千的边陲小镇,原本是乌军精心打造的”铁壁防线”。
茂密的森林本该是无人机侦察的天然屏障,洛克尼河的湍急水流更是天堑般的存在。
可当俄军工兵部队带着轻型机械化分队从林间杀出时,这道看似坚固的防线在48小时内就土崩瓦解。
俄军顺着洛克尼亚河谷一路南下,直接把乌军的大动脉给掐了。
苏梅到苏贾这条87公里的补给线,原本每天能运1200吨物资,现在只剩280吨。
这也暴露出乌军一个致命软肋——北约断供后的后勤崩盘。
美援中断导致乌军重装备维护率跌破60%警戒线,前线部队的后勤库存仅够维持日均消耗的37%。
想象一下,士兵们每天只能拿到七折的口粮,医疗物资缺口接近五成,这样的部队就算守着铜墙铁壁又能坚持多久?
至此,乌克兰反攻的最好时机也已经过去。
俄军逮着这个空档,在库比扬斯克搞起”三明治战术”。
北边苏梅方向压过来,东边顿巴斯老战场继续绞肉,西边哈尔科夫还时不时捅刀子。
逼得乌军把准备反攻的王牌部队——第95空中突击旅都调来堵枪眼。
结果呢?
42%的预备队伤亡率,每公里防线只剩82名士兵的防御密度,抢回来的3个阵地还没捂热乎,俄军转头又推过来5公里。
这些数字都在诉说一个事实:乌克兰的战争潜力正在被抽干。
面对俄军三面合围库比扬斯克的危局,乌克兰高层显然在饮鸩止渴。
80万乌军只剩17个月时间?
俄国防部最近公开一份数据:仅仅是今年的前三个月,乌军就已经损失138000人。
摧毁了乌军2495辆装甲车、10200架无人机,这数字快赶上有些国家的全军家当了。
俄高官表示,俄乌开战以来乌军伤亡已经破百万,光是去年一年就折了59万,也是损失最严重的一年。
按今年前三个月的这个速度,到2026年秋天,也就是17个月的时间,乌克兰那80万部队怕是就要拼光最后一个人了。
而且,虽然乌克兰对外宣称还有80万兵力,实际真正的精锐机动部队,满打满算不到20万。
再加上当前,乌军补充兵力已经是很难的一件事了,整个乌方控制区人口都已经不足3000万。
所以,当俄军消耗掉这20万兵力之际,也将是战争进入胜利收尾之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冲突中,俄军坦克可是立了大功:T-90M坦克带着云爆弹就往阵地上冲。
西方送的豹2、挑战者这些”铁疙瘩”,在乌克兰的烂泥地里根本跑不动,反倒成了FPV无人机的活靶子。
俄式装备虽然糙,但皮实耐造还便宜,沼泽地里照跑不误,这种”泥腿子战术”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特朗普要求二选一,泽连斯基发起“最后的疯狂”
然而,战场上吃紧,华盛顿那边也传来坏消息。
有消息称,美方可能会向基辅发出最后通牒。
这个通牒就是要求泽连斯基“二选一”:要么签了由特朗普斡旋以及普京提出的和平协议,要么永久的失去美国的情报和后勤支持。
英媒说得更直白:现在连美国内部都觉得普京的要价”合理”了。
能够看出,即便前段时间,特朗普认为普京有意“拖延”俄乌停火的进度,而大发雷霆。
但从特朗普近两日的行动上来看,特朗普仍然愿意对俄罗斯让步。
也就是说,美俄双方并没有撕破脸。
即便是对全球发起“对等关税”政策,都给俄罗斯开了“后门”。
这下, 泽连斯基是真急眼了,无人机不要钱似的往俄罗斯本土砸。
据悉,别尔哥罗德州24小时挨了41架无人机加26枚炮弹,连偏远村庄的电线杆子都不放过。
但这种”最后的疯狂”除了泄愤,对战局毫无帮助——俄军防空系统一晚上能拦107架,剩下的漏网之鱼也掀不起大浪。
而且,乌军还要接受俄军更猛烈的报复和反击。
显然,这很有可能成为乌军“最后的疯狂”,因为乌克兰已经没有继续任性的本钱了。
回头看看此前乌军突入库尔斯克的”妙招”,现在反倒成了“臭棋”。
乌克兰已经快要坚持不下去了,但俄罗斯却越打越精神,6万俄军生力军借着这场”实战演练”,转头就在苏梅开辟新战场。
眼下的乌克兰,像极了被群狼围猎的困兽。
北约的军援远水解不了近渴,东线的窟窿一个接一个。
泽连斯基那句”俄军正在准备更大规模进攻”,听着更像是绝望的预言。
当俄军的钢铁洪流碾过第聂伯河时,不知道基辅那帮政客会不会后悔,当初不该把国运全押在西方的“空头支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