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比歼36还科幻?美大胆提议:若这款六代机造出来就给印度

然而,不论NGAD还是F-47,全都存在于PPT中,至今未付诸实际,即便如此,美军仍未放弃该想法,如今,眼看中国歼-36频繁试飞,美国急了,印度也急了,两方对上眼神,一拍即合, 准备联手抗衡歼-36。


印度终于等来六代机,立志比肩歼36?看完PPT后军迷放心了

然而,不论NGAD还是F-47,全都存在于PPT中,至今未付诸实际,即便如此,美军仍未放弃该想法,如今,眼看中国歼-36频繁试飞,美国急了,印度也急了,两方对上眼神,一拍即合, 准备联手抗衡歼-36。

(美国“斯塔瓦蒂”航空公司提议,要帮助印度生产六代机“剃刀”,报价远低于其他竞争对手)

比歼36还科幻?美大胆提议:若这款六代机造出来就给印度

1、美国再造新六代机,给印度的?

具体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自从歼-20量产后,六代机近乎就成为21世纪各国空战力量竞赛的焦点。而印度作为一个立志要在国际舞台上比肩中美的“大国”,自然不愿意落于人后。

因此,美国“斯塔瓦蒂”航空航天公司向印度提出了一项“大胆提议”:计划帮助印度研发生产一款全新的第六代战斗机——SM-39“剃刀”。

在其口中,这款战机被描绘得如同好莱坞科幻电影般,将集战斗机和轰炸机能力为一体,旨在“彻底改变战斗机市场”。

根据项目报价,这款六代机一旦造出来,将会立即交付印度空军,单价约850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价格比低一代的F-35还要便宜上许多。

单从描述来看,SM-39确实让人浮想联翩。先进的无垂尾结构、独特的鸭翼设计以及可变循环涡扇发动机的组合,配合隐身技术的应用,使其几乎成为一种理想化的飞行器。

(“斯塔瓦蒂”公司向来以贩卖各种概念出名,SM-31项目便是典例)

比歼36还科幻?美大胆提议:若这款六代机造出来就给印度

展开全文

2、六代机项目,是昂贵的骗局?

然而,这到底是美好的蓝图,还是又一个昂贵的骗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此次负责研发六代机的“斯塔瓦蒂”航空公司。按照官方介绍,这好似一家专注于设计、生产军用、商用航空飞机的制造商。

像大名鼎鼎的SM-31第五代超音速教练轻型战斗机项目,便是“斯塔瓦蒂”公司提出的。虽然该机至今未面世,可单从PPT上看,其采用串联双座设计、V行尾翼、2-D 推力矢量喷嘴、带大面积有源显示器的玻璃驾驶舱、全电动电传技术、铝锂蜂窝夹层蒙皮……,这些设计还是相当有水平的。

但问题就在于,SM-31并非个例,“斯塔瓦蒂”公司曾提出的一大堆概念PPT,居然没有一个实现!这就使得如今所谓的六代机SM-39“剃刀”项目更像是纸上谈兵。

当然,在面对质疑之声时,印度不是不担心这个问题,可他们也清楚,仅凭本国实力,研制五代机尚且困难,更何况是六代机。因此,尽管心存疑虑,印度仍在积极尝试获取任何可能的技术支持,以实现对中国的弯道超车。

(歼-36采用三发布局,这不仅提高作战能力,还有足够动力去控制大量无人机)

比歼36还科幻?美大胆提议:若这款六代机造出来就给印度

3、三台发动机,歼-36如有“三头六臂”

不过,若换个角度来说,这样的选择,印度也全非盲目,哪怕只是了解一下六代机的设计思路,也是值得探索的。所以,对于印度来说,这将是一次高风险投资的博弈。

况且,“斯塔瓦蒂”公司的宣传,也确实是让人心动不已。

从类似钳子的独特鸭翼设计,比歼-36更科幻的外形,再到两台可变循环涡扇发动机、超过4马赫的速度、以及全天候的制空权控制和远程打击能力——这些参数都让印度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期待。

而这,从侧面再一次印证了,中国歼-36的出现,让美印感到压力空前。

就在印度纠结于是否要与“斯塔瓦蒂”合作时,中国的歼-36已然腾空而起,给全球航空界带来了重大的震动和反思。

与传统飞机相比,歼-36独具匠心的三发设计在航空史上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每台涡扇-15C发动机提供14.8吨推力,三台同时运行则能达到惊人的44吨推力。这不仅是数字上的胜利,更赋予了战机超强的生存能力和战场适应性。

(歼-36火力密集,可先敌发射、先敌摧毁)

比歼36还科幻?美大胆提议:若这款六代机造出来就给印度

4、歼-36的降维打击

此外,歼-36的隐身黑科技更是让全球防空系统如临大敌。飞翼无尾设计和纳米吸波颗粒匠心独具,整机雷达反射截面积缩小至0.0001平方米,几乎可称“幽灵”般的存在

歼-36战斗机以其惊人的火力配置,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现代空战的认知。两侧副舱还可以携带12枚霹雳-17导弹,这种火力密集度足以让B-2轰炸机自愧不如。它还装备了40公里射程的定向能武器,对来袭的导弹实施激光打击,使敌机在未及看清歼-36时便已成为废铁。

美国五角大楼的推演结果显示,F-35面对歼-36时生存时间不到90秒,甚至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从战略视角来看,歼-36的影响范围之广,足以覆盖从台海到关岛的整个区域。可以说,这些技术指标的背后,是中国对现代战争隐身技术的深刻理解与前瞻布局。同时,这也为全球空军讲授一堂关于“降维打击”的生动课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cvt.cn/2168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